紅外光的定義
紅外光的定義:
紅外光是英國科學家赫歇爾1800年在實驗室中發現的。它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電磁波,具有明顯的熱效應,使人能感覺到而看不見。
紅外光,又叫紅外線,是波長比可見光要長的電磁波(光),波長為770納米到1毫米之間,習慣上,往往把紅外區分為三個區域,近紅外區(波長780nm~2500nm),中紅外區(波長2500nm~25000nm),遠紅外區(波長25μm~1000μm)。
紅外線的傳熱形式是輻射傳熱,由電磁波傳遞能量。在紅外線照射到被加熱的物體時,一部分射線被反射回來,一部分被穿透過去。當發射的紅外線波長和被加熱物體的吸收波長一致時,被加熱的物體吸收紅外線,這時,物體內部分子和原子發生“共振”——產生強烈的振動、旋轉,而振動和旋轉使物體溫度升高,達到了加熱的目的。

光譜圖